译网
语言行业资讯

新加坡《联合早报》:给翻译把关

作者:颜思群

  日前《联合早报》社论指出本地翻译水平的问题,本人就碰到过政府部门的非英语对外宣传的水准参差不齐,一些标准词汇没有统一使用的现象。现提议:

一、成立一政府宣传审核总部,综合处理所有各种语言的新闻稿,宣传册子,印刷品的翻译审核工作。

随着政府部门的增加,工作的细化分配,再加上跨部门合作的重要性, 各部门之间讯息的整合是有必要的。另外,随着新加坡这块“金字招牌”在国际上知名度响当当,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欲前来取经。因为考察专业的不同,各政府部门都可能直接接待这些求知心切的外国公务员、政府官员、学者等等。他们又大多数来自非英语使用国家,如中国,俄罗斯,中东阿拉伯语系地区等,因此翻译和确保我们对外宣传的统一度和准确度,便成了一大挑战。在此恳请新闻与艺术部或考虑成立一个审核翻译宣传文件的单位。这个单位的工作看似艰巨,但是文字工作一旦开头做得好,其实是一劳永逸的。只要一开始的那份原稿翻译准确、传神,定稿前的审核、校对应只是字词和个别句子的微调,审核工作也就会轻松得多。

审核是有必要的。因为各政府部门、法定机构、政联企业处理公关和宣传的人员,语文水准参差不齐。通常有两种情况:一、部门本身没有双语人才,翻译工作都是外包,翻译过后,内部也没有官员有能力审核其准确性,完全“相信”翻译公司。要知道语言的应用有其一定的地方性,就中文来说,中港台加上南洋地区全都有各自的语言习惯和特定用语,翻译工作不得已可以找其他地区的语文工作者来做,但审核一定得是熟悉本地语言习惯的人才。二、现今有些部门已经有一批成为公民的新移民加入服务,他们在新加坡的年资有别,对本地的情况以及特定用语的了解,因着他们的生活圈子,工作性质和性格内外向都各异,虽然他们有双语能力,能够从事部门内部的翻译工作,无须外包,一些技术性的翻译或胜任有余,但一旦触及文化、历史,就最考翻译的功夫。

综合以上两点,翻译工作既然无法担保有非常专业的人员来进行,那必定得在审核上把好关,必须由对本地情况熟悉,勤于求证和核对事实,又对文化历史实况有一定了解的文字工作者来担当。届时,公共部门的所有翻译文稿都强制规定得送交审核,而私人机构若要求审核服务,或得付费了。

二、前资政李光耀先生设立了一个双语基金。建议这个基金除了教育上的用途,也可拨款一次性整顿本地公共机构公关宣传文稿的参差水平,一次性厘清翻译工作审核流程,并编订统一词汇手册。往后再另拨小笔资金持续支持审核部门的运作。该部门除了审核,也应定期向各媒体,机构公关,新闻工作者发布所发现的一般翻译失误现象,新词汇的统一用语等等,这样一来,本地的翻译水平也会自然而然有所提升。

不知本地各翻译界前辈,资深文字工作者有何看法?或有其他具体的方案,不妨大家“脑力激荡”、集思广益一番。

联合早报

联合早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译网』 » 新加坡《联合早报》:给翻译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