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网
语言行业资讯

通过翻译准确传播“国家关键话语”

通过翻译准确传播“国家关键话语”
  
                    赵启正
  
  当代中国的“国家关键话语”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应运而生的,很多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原创的“关键词”,如“四项基本原则”、“发展才是硬道理”、“自主创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这些新词汇如果对外表达不畅,我们的社会制度和基本国情就难以被世界理解,我们的文化和政治就传播不出去——
  
  翻译是“文化的翻译”,译者不仅要精通外语,还要精通外国文化。从对外传播的角度讲,翻译本身既是语言的沟通,又是文化的沟通。我们在对外传播的时候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国内表达得很清楚的话,翻译成正确的外语,但外国人依然很难听得明白,其中的原因正是在于文化的障碍。
  
  文化的障碍来源于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等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于本民族所特有的艺术形式或特产,在翻译时如果过多地依赖于简单类比的方式,只是将对方语言中类似的名称加上一个定语,则往往造成文化含义的缺位或意义传达的失真,坚持把自己的文化“特产”拿去附会外国的产品,无异于自我贬低,甚至毁坏自己的艺术。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有馒头,而外国有面包,如果在翻译的时候仅仅进行简单的类比,将馒头翻译成“中国的面包”或“蒸熟的面包”(steamedbread),外国人由之可能会联想到这是指一种特殊的面包,而想不到中国的用蒸笼蒸出来的馒头上去。因此,与其译为“steamedbread”,还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另一个因为类比的翻译方式而将“中国特产”变成“外国货”的例子是,将京剧译成“北京歌剧”(PekingOpera)。多年前中国在巴黎举办“中国文化周”的时候,在那里举办了几场专题报告,包括“中国人眼中的法国”、“中国的建筑”、“中国的京剧”等主题,后来有的法国人说,如果不经解释,他们会将“PekingOpera”理解为北京表演的《茶花女》、《卡门》或《图兰朵》等西洋歌剧。名不正则言不顺,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不如索性按其读音译为“JINGJU”。此外,我们对相声的英文翻译也是如此,将“相声”翻译成“CrossTalk”,不仅不能将这种艺术形式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且甚至还存在被误解的风险——“CrossTalk”还有打电话“串音”的意思!
  
  在这一方面,日本对其特有的艺术形式的翻译方式就值得我们借鉴。日本独有的艺术形式“歌舞伎”,日文的发音是“Ka-bu-ki”,其英文翻译是“Kabuki”。日本还有一种口头艺术叫“漫才”,日本人也按其读音英译为“Manzai”。当外国人听到“Kabuki”或“Manzai”的时候,不会因为联想而产生误解,会直接地知道,“哦,是日本文化!”
  
  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有新的“国家关键话语”产生。越是社会变革快的国家,越有大量的重要词汇不断涌现。“国家关键话语”是对外说明中国的关键。在对外表达的时候,这些关键话语的翻译尤其重要。
  
  以“自主创新”这个词为例,当下我们对“自主创新”的多种翻译都与中文原意不甚贴切,不同的译者将“自主创新”译成“independentinnovation”(独立创新)或“indigenousinnovation”(本土创新)或“self-innovation”(自我创新)等,就理解得各有侧重。美国一位研究中国的教授提出,independentinnovation意味着不与外国人合作的创新,而现代的科技创新是需要国际合作的。2010年,美国国会甚至以中国实行自主创新政策影响了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为由,要求中国修改这项政策。事实上,中国政府鼓励中国人进行自主创新,这一政策其实包含了欢迎和谋求与外国合作的内容。而事实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拒绝以各种形式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
  
  再以“不折腾”一词为例,在纪念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在提出未来两大目标之后说:“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之后关于“不折腾”的翻译,产生了许多版本,但一直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标准。一些译法如:don’tflipflop(别翻来倒去,朝三暮四),don’tgetsidetracked(别走岔路),don’tswaybackandforth(别反复),noself-consumingpoliticalmovements(不搞自我消耗的政治运动),avoidself-inflictedsetbacks(避免自己造成的退步),甚至直接翻译成汉语拼音buzheteng。这些翻译均在不同程度上难以准确地传达出中文原意。
  
  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获知有一首英文歌曲叫《Don’tRockTheBoat》,觉得don’trocktheboat在含义上与“不折腾”最为接近。这一译法后来也得到了几位美国大学教授的赞同。
  
  “国家关键话语”翻译的重要性,通过当代中国语境下“韬光养晦”一词的翻译可见一斑。
  
  “韬光养晦”一词源于清代郑观应于1893年出版的《盛世危言·自序》,其词本义为:主张应隐藏才华,不使外露,本质上反映的是中国人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的价值取向,告诫人们即便再有声名、有才华,但在待人接物的行为举止上,仍应收敛、低调,不要锋芒毕露,动辄张扬。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世界局势的全面把握,提出了包括“韬光养晦”在内的外交战略思想。这里的“韬光养晦”强调的是在“冷静观察”、“沉着应付”急剧变幻的国际风云之时,“不当头”,“不扛旗”,低调行事,趋利避害,以期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时至今日,“韬光养晦”已成为中国对外战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把握中国外交政策的关键词之一。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在解读“韬光养晦”一词时,存在着翻译不准确,甚至曲解的现象。这些错误的译法和解读又往往被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所利用,以此来攻击、抹黑中国,鼓吹“中国威胁论”。
  
  例如,美国国防部在2002年首次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将该词翻译为“hideourcapabilitiesandbideourtime”,意即“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此后,美国政府在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9年等六个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中都采用了同样的英文表述。另外,国外还有一些英文书籍或文章将“韬光养晦”译为“hideone’sabilityandpretendtobeweak”(意即“隐藏能力、假装弱小”)、“concealone’strueintention”(意即“隐藏真实目的”)等等。这些错误翻译的潜台词无外乎:“韬光养晦”是“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等待时机成熟再出手”。
  
  毋庸置疑,以上这些解读不仅完全与“韬光养晦”一词的本义是相悖的,而且严重歪曲了中国和平外交战略方针的内涵和实质,给我们的正常对外交往造成了不应有的负面影响。
  
  在中国普遍存在着“懂外语就能翻译”的认识误区,使得“翻译”水平问题成为瓶颈,不仅影响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甚至还制约了中国的国际政治表达。
  
  要使一个文化产品让使用其他语言的人能够接受、理解,离不开翻译者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和对不同文化的深刻理解。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是:在中国,能够胜任这种高水平翻译的职业翻译家不到200个,而在国外,能从事这种高水平翻译的汉学家和海外华人,也不到200个,这与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文化势头和国内文化的市场需求完全不相匹配。一大批高水平、专业化,尤其擅长中译外的翻译家的出现,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摘编自赵启正著《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书第八章“翻译——跨文化之桥”]
  
  (源自2011年8月30日《光明日报》13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译网』 » 通过翻译准确传播“国家关键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