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网
语言行业资讯

透视劣质翻译症结

  近年来关于翻译读物伪劣质量问题,报刊上已屡见报道,前一阵,曝光文学及科技翻译质量问题的较多。新年伊始,《中华读书报》一则《劣质翻译充斥学术著作》的醒目标题,令人一震。近日上海陆谷孙教授发现,美国斯蒂芬・金的新著《论写作》(On Writing),在珠海版的中译本中,书名竟变成《抚摸恐怖》,许多译文也“完全离了谱”,不禁慨叹:“翻译就是背叛!诚哉斯言。”(载《万象》总44期)说劣质翻译是“背叛”,乍听似乎有点言重,细一想,这比喻还真是到位。杨绛先生曾把翻译形象地比喻为“一仆二主”,即把译者比作仆人,把原著及读者比作两个主人,强调“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那么,一旦仆人糟踏、欺骗了主人,这不是背叛又是什么。

近几年译坛“背叛”之风未能遏制,有些领域甚至有所加重,究其原因也许可以摆出许多条,但是,对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来讲,出现劣质翻译的症结,主要在于有些人忽视乃至不顾翻译职业道德。当前集中表现在:

  抄袭、剽窃、侵权的现象屡禁不止。

  由于一句外文可有多种表述,他可以抄你的意思而不全抄你的文字,使得翻译的侵权具有更大的隐蔽性。仅举最新的几例。据报载,安徽大学杨善录教授近日发现,自己译的50万字的美国名著《白鲸》,竟被署名“罗布”的人抄袭后在哈尔滨出版社出版(后者已经承认)。内蒙古远方出版社出版、张超译的《简爱》,经查实,系抄自译林出版社黄源深的译本,去年经南京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远方社侵权成立,责令向原告道歉赔款。如今还出现一种更怪异的“抄袭”:一部译作的专有出版权已授给了某社,另一社为了再得到这部译稿,在向该译者支付稿费取得授权以后,找人把原译作稍微改动几个字,就标榜“新译本”问世,其实还是抄自原译本,所不同的只是译者再次拿了稿费的“自我抄袭”,这虽与抄袭他人不同,但同样是欺骗读者。

  不查资料又不考证,以学术“马大哈”的心态对待文学翻译。

  译者的诚信,首先体现在对读者的高度负责,对译文的一丝不苟。心态上的“马大哈”,正是忽视译德的一种表现。关于文学劣质翻译的事例,笔者曾于2001年12月13日在《光明日报》上列举过一些,现实中远不止这些。例如:美国名著《白鲸》第一章的标题LOOMINGS,本是时隐时现之意,而燕山版姬旭升的译本,竟大胆发挥译成“海与鲸的诱惑”;该译本更多的乱译、跳译,已由文舒专文予以曝光。李斯“编著”的《垮掉的一代》,不仅以译作充当著作,而且错误很多。如“in the finalwarehouse”,本指“在后面仓库”,也许因上文讲到夜间的水手,竟凭想像译成“在最后的妓院”(whorehouse);“Greyhound”,书中本指著名的“灰狗巴士公司”,却错译为“灵车站”。(引自文楚安文)潘岳译的《宠儿》中,“passherair”,本指打嗝,却被译为放屁。美国名著《大街》中“Righton the Coco”一句,Coco作俚语意为“脑袋”,有当头一击之意,却被错译为“椰子树下”。(引自樊培绪文)

  无视自己的疏漏造成对读者的误导。

  讲译德,当然离不开讲服务、讲奉献。只想到交了稿拿稿费,而不考虑对读者的服务是否到位,就难免对“小差错”觉得无所谓。

  现实中就有许多因“小差错”而误导读者的事例。据谢蜀生文,有家画报出版社出的分子生物学译著《DNA激情》(迟文成、赵永波译),把“紫外线杀死的噬菌体”(UV――KilledPhage)译成“肿瘤致死的噬菌体”,把著名的科学家薛定锷译成“斯可罗丁哥”。又如《剑桥文丛》中把“洛伦兹吸引子”译为“隆・兰哲引力物”;《科学制造》中把玻意耳的“气体理论”竟译为“燃烧理论”,又把“体质人类学”译成“物理人类学”(引自刘华杰文)。一本不厚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视剧中译本,误译及差错竟多达六千余处,为此,去年南京大学余一中教授作为消费者把该出版社告上了法庭,最后终于胜诉。

  解决劣质翻译问题当然需要多方综合治理。仅就译者本身来讲,似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珍惜翻译工作者的荣誉,增强使命感及责任感。敬业奉献,诚实守信,争做译德高尚的人。

  第二,传承和发扬译坛前辈重视译德的优良传统。我国现代文学翻译史证明,迄今被公认为优秀译作的,其译者无不是译德高尚的人。例如,朱生豪为了译出莎士比亚戏剧的神韵和意趣,“必先自拟为读者,察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之是否顺口,音节之是否调和,一字一句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傅雷译《高老头》,三遍推倒重译;叶君健为译《安徒生童话》,先钻研成了安徒生的研究家;萧乾夫妇为译《尤利西斯》,单卡片就做了六万多张;杨绛译《堂吉诃德》,连学带译历时21年;这些前辈的榜样,应该效法和弘扬。

  第三,希望译界朋友,注意从切身的“小事”做起:(1)勇于谢绝自己不能胜任的翻译约稿。隔行翻译,专业质量难保证,不如不译。(2)不去跟着“炒冷饭”。现在外国文学名著的译本已经够多了,有的多到滥的地步,何必为了区区稿费再“译”这种书,免得浪费自己的学术青春。(3)学法守法,尊重他人著作权和专有出版权,也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维权上,不侥幸,不打“擦边球”,不搞“小动作”,以诚信为本。(4)对于翻译造假、一再出伪劣侵权书的出版社,应拒绝向他们供稿,不做他们欺骗读者的工具。(5)重视和借鉴前人已有的优秀翻译成果,取长补短,有所创新,不要借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6)活跃实事求是的翻译评论。反对只吹捧、不批评;佳译要推荐,劣作要曝光,不要怕得罪人。

  所有这些,都与译德有关,如果都能做到,那么译界与时俱进的繁荣,就一定会到来。

  (文章来源: 中华读书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译网』 » 透视劣质翻译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