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网
语言行业资讯

译界人物 第51页

郭宏安:翻译家的幸运生涯

我小时候学习成绩就特别好,可是初中毕业后却上不了好的高中,其中的缘故说来话长。我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长春上的,长春的初中参加了1957年的大鸣大放大辩论,这在其他的地方是很少见的。   学校鼓励学生贴大字报,初三的孩子自然是什么都不懂,就到别...

赞(6)adminadmin阅读(619)去评论

陈原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 中国启蒙运动的殿军

陈原是谁?对新一代人来说,这个名字有些陌生。“《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好像是他编的。”这套书倒是让人印象深刻。记得上大学时,同屋的好友只要见到那个桔色书脊,就会买下来。   除了这套经典,陈原还曾留下什么痕迹?如果你在图书馆里查“陈原”,会发现...

赞(6)adminadmin阅读(584)去评论

梅绍武:翻译让我乐在其中

  从尤金・奥尼尔到阿瑟・米勒从纳博科夫到侦探小说   梅绍武1928年生于北京,原名梅葆珍,父亲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任北京图书馆国际交换组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翻译作品包括约卡伊・莫尔的...

赞(11)adminadmin阅读(647)去评论

傅惟慈:翻译是文字的旅行

展现西方现当代文学精髓横跨严肃、通俗两大文学领域   满族,1923年生于哈尔滨。通英、德、法、俄等多国语言,有三四百万字的译著,曾两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译有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的名著《布登勃洛克一家》,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月亮与六...

赞(11)adminadmin阅读(603)去评论

孔祥熙为阎锡山当翻译

孔祥熙与阎锡山,一个是当年四大家族之一,一个是老谋深算的军阀,这两个人早年曾有过一段短暂的交往。阎欲借孔之口对外炫耀,孔则想借阎来打造“平台”,今日回顾这段历史,令人觉得颇似一段舞台戏剧。 1919年9月3日,晋省太原,天空碧蓝,骄阳高挂。...

赞(7)adminadmin阅读(703)去评论

八木宽--最早译毛选并迎接新中国的日本人

近代中日关系史记载着一段令世界惊奇的史实: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曾有上百万日本侨民滞留我国东北。受中国共产党政策感召,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回国后都主张日中友好,其中也有不少人自愿留下来支援新中国的建设。本文介绍的八木宽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国...

赞(12)adminadmin阅读(793)去评论

陈启修首译《资本论》

陈启修即陈豹隐(1886―1960),四川中江人,21岁时自费到日本留学。他不但日文好,还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在此期间他认识了李大钊,在其指引下,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书籍。   1919年,陈启修受聘北大法学院教授,兼政治系主任。在此期间...

赞(11)adminadmin阅读(681)去评论

记张捷退休后的翻译与研究工作

外国文学所张捷研究员退休13年了,已经73岁的他“退而不休”,不但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而且将托尔斯泰120万字的鸿篇巨作《战争与和平》重新译出,受到业内专家和读者的好评。 张捷原籍浙江诸暨,1950年考入山东大学外文系,院校调整时,来到哈尔滨...

赞(9)adminadmin阅读(693)去评论

日本漫画书的幕后功臣--翻译者专访

南方网讯   一本书成功了,通常是由原作者享受掌声,翻译者总是站在光环的背后。优秀的翻译者不但有极佳的语文能力,还有专业的坚持,将书的精彩忠实呈现在读者眼前,幕后功臣当之无愧! ・漫画篇》许嘉祥 政经题材高手 ★代表作/川口开治、弘兼宪史、...

赞(9)adminadmin阅读(614)去评论

四川翻译三人行

杨武能四川外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四川大学欧洲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已出版《歌德与中国》、《歌德抒情诗咀华》、《走近歌德》等论著3部,《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等经典译著20余部。2000年,获得由德国总统颁授的、象征德国最高荣誉的...

赞(8)adminadmin阅读(570)去评论

真水无香――记翻译家杨宪益先生

20世纪70年代后期,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开始了翻译《红楼梦》的巨大工程。此书于1978~1980年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译文书名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在“2004 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暨首届中国翻译成...

赞(6)adminadmin阅读(697)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