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天,翻译界最轰动的事就是博鳌论坛采用了腾讯AI同传服务,从一开始的惊呼到昨天的网络上一片嘲笑。这次博鳌论坛采用腾讯AI同传,创新精神和勇气令人赞叹。未在现场,无法知道与会者的反应,但从网络上流传的截图和字幕显示,出了一些状况。
来看一下实际同传情况:
国际会议,特别是论坛性质的会议,语言环境非常复杂,腾讯语音识别在中英夹杂的发言面前表现失常,翻译当然就更谈不上准确了。看字幕的效果,肯定不如与会者带一个有一定英文基础的耳语翻译员在身边。这种效果,当然跟职业同传译员差距就更大了。
一个月内,我亲身经历了二场国际会议:翻译自动化用户协会亚洲峰会(TAUS Asia),以及刚刚闭幕的本地化世界36届大会(Locworld Tokyo),前者采用了人工翻译同传,并同时在会场采用了微软机器翻译系统(据说是首次),后者完全采用人工同传。TAUS北京会议上,微软的表现令人失望;东京会议上,人类日英同传表现堪称完美。
虽然一直在翻译服务圈,但我属于服务圈里面的技术派,对技术应用从来不含糊,乐于尝试,机器翻译也是我们公司能够提供的服务之一,目前更在尝试机译+人工编辑的应用。
几点看法:1. 翻译是很传统的职业,需要有变革和创新,期待有更好用的辅助工具,但更需要更多的踏踏实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2.技术进步很惊人,期待技术能代替繁重、重复单调的工作,帮助翻译们进行更富有创造性和更高效率的工作。3. 期待技术公司和AI大牛们有点对传统职业的尊重和敬畏之心,资本、技术和媒体的力量巨大,不当宣传,会对传统职业和教育带来伤害。4. 语言学习和翻译实践不应受到这些干扰,高水平的翻译人才不但现在供不应求,我相信二三十年后仍有巨大需求。
翻译不是神秘职业,就是一个很传统的职业。绝大多数好翻译其实就是好工匠,既要技艺高超,还要善用工具。希望AI发展给我们人类译员带来更好的辅助工具。似乎现在中国人更热衷于技术应用和走捷径,缺乏德国人和日本人对传统职业的工匠精神和技艺。对此,在积极拥抱技术、享受技术发展成果的同时,我们应保持冷静。前几天东京会议上谷歌AI产品负责人Apoorv Saxena 这样说:“我们的AI技术发展很快。很多时候,我们机器翻译翻对了,但是,更多时候,我们翻译错了。”
作者: 精艺达翻译公司总经理 韦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