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网
语言行业资讯

吴吞丁教授:中缅文化交流的辛勤耕耘者

090

吴吞丁教授是缅甸语言学界的泰斗级人物,虽已年近八旬,但思维敏捷,精神矍铄。他曾在中国工作和生活3年,对毛泽东诗词有深入研究,长期以来他积极从事缅中文化交流。

近日,记者在吴吞丁教授位于仰光的家中对其进行了采访,他对中国朋友的到来格外激动,动情地讲述起他对毛泽东诗词的理解、翻译过程。

问:当时您为什么会选择去中国?

吴吞丁:我是1974年受北京大学邀请赴华任教的。在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的3年时间里,除了正常的缅文教学和对系里老师进行缅文培训外,我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参与编写《缅汉词典》。过去缅中两国一直没有一本比较全面的《缅汉词典》,所以北大邀请我与该校老师合作攻关这个课题,至今,这本词典仍是学生们青睐的工具书。30多年过去了,缅文中出现了许多新词,这些新词需要收入词典,我曾向北大的老师表示,如有需要我会继续参与词典的修订工作。

问:您是如何萌生翻译毛泽东诗词想法的?

吴吞丁:毛泽东是中国伟大的领袖和文学家,在来中国之前我就对他的诗词很感兴趣。当时,毛泽东诗词的缅文译作多是解释性翻译,而不是按照诗歌的形式,缺少了诗歌应有的韵味。所以,我打算把诗词按照缅文诗歌的韵律来翻译。

当时,我萌生这个想法并非是为了出名赚钱,而是出于对毛泽东诗词发自内心的欣赏。从文学的角度,我认为毛泽东诗词中体现出的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等中国文学表现形式都很值得借鉴。

问:在翻译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

吴吞丁:自1976年,我开始在北大翻译毛泽东诗词。先是缅文系的同事给我讲解中国文化,帮助我了解毛泽东诗词的背景,后我便对照毛泽东诗词英文版将之翻译成缅文。1977年,在我回国前的假期内,有幸在北大老师的陪同下游历了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在领略中国大好河山的过程中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后,我在乘火车的途中不断修改并完成了这部译作。

问:您在翻译中如何保持原著精神?

吴吞丁:毛泽东诗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果直译,就会失去原有的韵味。所以,我根据缅文诗歌的书写方法,对原作尽量不增加、不减少,保持原汁原味。这种翻译风格与缅甸的传统翻译手法不同,是对缅中文学交流的一种创新,并得到了圈内人士的认可。

为了让缅甸读者更好地理解毛泽东诗词,我在每首诗词后面都附上翻译的时间、地点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情况,并对这首作品的含义进行解释。在毛泽东诗词中,我最钟爱《采桑子·重阳》,读起来十分优美。

问:您曾经长期在中国工作,怎样看待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变化?

吴吞丁:20世纪70年代,我作为外籍专家在北大享受很高的待遇,月工资有500元人民币,跟中国总理的收入差不多。相比之下,当时北大的老师以及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却不宽裕,黑白电视机都比较少见。同事们之间的感情很好,我的中文也是在那个时候学的,平时经常跟大家聊天。

一转眼,离开中国30多年了,我从电视、报纸等媒体中了解到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幅增长。当前,缅甸的领导人也不断提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就业等改善民生的口号。相比之下,中国的发展走在前面,缅甸要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我在中国的时候接触过共产主义,我所理解的共产主义是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如今的中国正在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记者汤先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译网』 » 吴吞丁教授:中缅文化交流的辛勤耕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