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华南师范大学获悉,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有着“华师一宝”之称的华师文学院资深教授李育中,因病医治无效,上月28日凌晨5时30分在广州逝世,享年103岁。
李育中先生穿着一双旧的黑色皮鞋,头戴一顶棕色贝雷帽,拿黑色的雨伞当拐杖,这抹身影成了华师人记忆中永远的场景。
曾作为杜聿明秘书入缅
李育中祖籍广东新会,1911年1月出生于澳门。他在我国大陆是最早译介海明威、卡夫卡、马雅可夫斯基、萨特、毕加索等名家作品的学者之一,著有学术著作、诗集、战史等多种。
李育中多才多艺,在多个领域里卓有建树。在华师老校长管林眼中,李育中有多个第一:他三十岁就已经是作家、翻译家,这在中文系里面算是第一。而且他勤奋博学,是一个杂家。
青年时代,他活跃在香港、广东及西南各省的文学界和新闻界。1933年初,22岁的李育中在香港看到了由海明威作品拍成的电影——《战地春梦》,遂受兴趣驱使,到香港大会堂图书馆找到英文原著,将其直译为《诀别武器》,成为中国翻译海明威作品的第一人。1936年,在茅盾号召写《中国的一日》的那一天,李育中失业,便写了自己失业的一天,文章被茅盾一字不改地采用发表。
李育中的一生颇为传奇。抗日战争期间,他投笔从戎,参加抗日远征军开赴缅甸,1942年春,李育中应邀做杜聿明的英文秘书,后来还出版战史《缅甸远征记》。他不仅是学者,还是活跃文化人,与郭沫若、茅盾、巴金、秦牧、梁宗岱、廖冰兄等文化学术界名流都有交往。
1953年,他走上讲台,长期在华南师范大学任教,兼教中文、美术和英文。百岁生日时,李育中出版了六十多万字的大书《南天走笔》,是其一生中文章的精选。
他是华师学子的精神依赖
毕业后留校工作的中文系学生李宇红说,“在年轻一代的学生心目中,李老师就是我们的精神依赖。”无独有偶,与其有忘年之交的陈开斌在校期间,每每路过老师家楼下,都会抬头望望老师的家。如果灯亮着,就会去和老师聊天,每次总是带着沮丧的心情进门,聊完之后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开。
住院期间,李育中还坚持每天看十几份报纸和杂志,每天堆在医院的书报,让护士也头疼不已。最后的日子已无法看书,他还要求家里人念给他听。活了一个世纪的他,临走时最牵挂的还是藏书。为了完成其遗愿,家人决定将其旧居改为图书馆,名为两房书舍。
据悉,李育中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7月4日下午3时在广州殡仪馆青松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