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网
语言行业资讯

软件本地化成为市场新金矿

《IT时代周刊》特约记者/崔启亮(发自北京)

  中国软件市场急剧扩大,舶来品增多,为软件本地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软件外包服务的全球兴起,软件国际化设计、本地化生产和全球化营销成为当今软件行业的发展主流,为软件本地化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并不遥远的行业起源

  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软件和网站成为重要的信息传递载体,软件成为信息技术的灵魂。为了降低软件本地化的语言翻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成本,国际大型软件开发商更愿意将软件本地化外包给专业软件本地化服务商,以集中力量解决核心事务。由此促生了专业软件本地化服务商。

  软件本地化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专业语言服务商从语言翻译到软件本地化的转变。1990年,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LISA)在瑞士成立,成为本地化和国际化行业的首要协会,这标志着软件本地化行业的初步形成。

  现今,LISA 在整个行业里越来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催生的一些软件本地化标准,极大地促进了这一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正是有了这样良好的产业氛围,美国的中国本地化网、莱博智(LionBridge)等,与创建于英国的思迪(SDL)并称为全球软件本地化行业“三巨头”。

  国人不谈本地化

  由于国内本地化行业规模偏小,缺乏交流,国内绝大多数人士,对软件本地化行业的了解和关注甚少。

  2003年,本地化行业协会(LISA)在上海举办的全球本地化行业最高级别的“LISA论坛中国2003”年会,国内参加的软件行业人士“凤毛麟角”,各类媒体更是“集体失语”。

  LISA每年举办的行业论坛,汇集了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本地化行业人士,探讨技术、分析市场、发展客户,提供了重要的交流渠道。但是,如此行业盛会却经常难觅中国人的身影,聆听不到中国的声音。

  我国软件本地化行业几乎与世界本地化行业同步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涌现了专业本地化服务商。同时,许多传统的语言翻译公司也开始从事软件翻译服务。另外,一些大型国际化本地化服务商也创建了中国办事机构。其中一些国内本地化服务商已经加入了软件本地化标准协会。

  我国软件本地化行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服务商的区域分布不平衡,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实力有待于提高,服务种类相对单一,项目管理和工艺流程有待于规范。本地化服务商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提供的语言以中文为主,对其他语言的服务有限。大多提供语言翻译服务,少数公司能提供软件测试和文档桌面排版服务。

  本地化市场的蛋糕有多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巨大市场潜力的吸引,跨国公司纷纷加大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同时,中国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北京2008年的奥运会,上海举行2010年世界经济博览会,使得更多的中国企业加快了国际化的进程。这必将产生对于中外文尤其是中英双语服务的强大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企业开始了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例如海尔、华为、TCL等。国内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产品、服务和人才的本地化,其中产品的本地化为我国本地化服务企业,提供了发展国内客户的有利条件。

  根据本地化行业协会LISA的预计,全球信息本地化需求增长强劲,仅语言翻译服务一项,全球每年就有200亿美元的需求。据统计,到2005年全球翻译服务产业预计产值将达227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大约占9%,大约有210亿人民币的规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球信息本地化增速每年将超过15%。而中国由于加入WTO,北京2008奥运会,上海举行2010年世界经济博览会,近几年更是会有近一倍的增长。

  新变化静悄悄

  进入2004年,国内本地化服务行业静悄悄地发展着变化。

  交大铭泰开始致力于信息本地化。2004年2月25日,刚刚在香港上市的交大铭泰在北京宣布公司的战略转型,启动品牌再造工程。最近,2004年8月25日,交大铭泰又在香港成功收购博翰语文汉化有限公司。交大铭泰的新战略之一就是致力于信息本地化,打造国内信息本地化行业的“航母”。交大铭泰由国内通用软件商向信息本地化服务商转型,通过收购将香港作为国际桥头堡,并进一步开拓交大铭泰向国际市场进军的道路。

  国内知名本地化公司在欧美软件出口企业名单中榜上有名。在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认定“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企业的名单中,国内软件本地化企业博彦、文思、天海宏业榜上有名。国内软件本地化企业多年来一直从事欧美大型软件企业的软件本地化外包业务,对欧美市场和外包需求具有深刻的理解,在政府鼓励软件出口,软件本地化企业获得了更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国内软件本地化行业的专业交流网站投入运行。过去国内软件本地化行业的信息交流十分闭塞,行业的公众认知度很低,虽然国内本地化公司都有各自的网站,但网站内容大多是关于公司及其业务的介绍,缺少同行间直接交流的公众平台。而今,这种状况将随着国内首家面向软件本地化行业信息交流的网站――“保捷环球网”的开通并投入运行将发生改变,它致力于软件本地化技术领域知识资源的深度挖掘,提供软件本地化行业技术、管理和市场信息,架起企业、政府、行业人士沟通的桥梁。

  培养和吸引专业人才成为发展策略。日前,国内知名软件本地化企业博彦科技启动“金帆计划”,同时与国际性培训机构华点通国际顾问有限公司签署了博彦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合作协议。据了解,“金帆计划”是博彦科技专门针对企业人力资源储备与培养制订的一项战略规划,此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在今后3到5年,博彦科技将把领军中国软件外包行业作为自己的企业发展目标,围绕这条主线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人才战略,引进和培养最优秀的行业人才。

  掘金软件测试外包

  当前以博彦科技、文思创意和天海宏业为代表的国内知名本地化公司,纷纷加大软件外包测试的投入,开始由软件本地化公司向软件外包服务公司的转变。

  随着软件外包的兴起,软件测试外包成为软件外包的新形式;随着对软件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软件测试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对本地化软件的测试,软件本地化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软件本地化翻译工作过程,熟悉了解软件的特征和功能,从而为本地化软件的测试打下了基础。

  由于软件测试的门槛较低,对语言能力的要求不高,因此,国内的软件本地化企业不仅有能力从事中文本地化软件的测试,也可以对其他语言(日语、朝鲜语和欧洲主要语言)的本地化软件的测试。

  除了本地化软件测试,从事国际化软件的功能测试和本地化能力测试,也是软件本地化公司可以承接的新型服务项目,而且从软件的种类上看,国际化软件的测试具有更大的规模。

  多语言桌面出版外包兴起

  桌面出版是当前软件本地化过程不可缺少的内容。以前,国内企业大多仅从事简体中文的单语言的桌面出版服务。随着软件本地化的发展,国外大型软件公司更希望本地化服务商能提供多语言服务,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本地化公司将桌面出版服务,拓展到繁体中文、日文、韩文甚至欧洲语言领域。

  当前以深圳博芬、北京多语为代表的国内知名软件本地化公司,专注于软件本地化的深层服务,积极提供软件本地化行业的多语言桌面出版服务。从语言种类上有些公司已经覆盖了东亚语言和主要欧洲语言的桌面出版业务。成本优势和本地化技术优势是国内多语言桌面出版的竞争力。

  从全球软件本地化行业的现状看,多语言软件桌面出版的外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大型国际软件公司对多语言桌面出版外包还处于尝试阶段,软件本地化行业需要通过提供良好的集中式多语言桌面出版服务增强国际软件公司的信心,需要培育多语言桌面出版外包市场。从软件外包的长远发展角度分析,多语言集中式桌面出版外包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译网』 » 软件本地化成为市场新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