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网
语言行业资讯

重视知识管理在本地化业务中的应用

正文本地化业务是知识密集型服务,本地化业务流程汇集了本地化行业各个层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具有专业性强、信息量大、流动性强、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化公司多年来积累的行业知识,成为提高公司对外竞争能力的利器。

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使知识的获得、储存、应用,流通、传播更合理,更优化,充分保证知识的继承和共享。本地化公司通过在内部实施知识管理,对公司宝贵的行业知识经验不断累积、分类、管理与传承,可以充分发挥知识在创造价值方面的作用。

为什么需要知识管理?

本地化服务需要知识管理是由本地化服务的业务特征决定的。首先,由于本地化行业是个新兴行业,本地化服务的流程和管理等知识,都需要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积累。其次,由于业务流程和行业知识的不成熟,现在本地化服务需要的知识和专业软件工具众多,并且非常分散,其中很多比较琐碎细微。尤其是一些项目经验和工具使用技巧等隐性知识,经常隐藏于员工的头脑中,没有形成文档,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范围。最后,人员流动性大是本地化公司面对的现实问题。“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果没有知识管理的有效措施,经验丰富的员工的流失,带走的不仅是一个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他(她)积累的专业知识也同时带走了。

本地化公司需要重视知识管理,也是由当前所处的国内外行业环境决定的。目前,不少本地化公司都面临着“服务同质化”的现象,对外宣称可以提供软件、文档和网站的本地化解决方案,因此,行业内部不同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将变得激烈起来。另外,本地化行业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是本地化服务的价格不断下降,而质量却不断提高,在不改变现有商业经营模式的前提下,本地化公司运营的实际经济效益将不断下滑。因此,增强公司内部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提高内部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成为有效地运营手段。

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一个日益重视的热点。加强知识管理也必将成为本地化公司的一个重要的运营策略。本地化公司在知识管理运营方面,重要的是注重实用性,即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创建、维护、更新适合公司自身特点的知识管理方法,使之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因此,知识管理不是“形象工程”,不是华而不实的数据库,也不是一次性投入的短期工程。要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作用,需要深刻分析需求―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知识管理?在彻底理解需求的前提下,做好系统的设计规划,并且做好维护和更新等工作。显然,满足这样要求的知识管理,必然不是几个人就可以“搞定”的小任务,需要从领导到员工的全员参与,需要专人持续管理,需要与时俱进。

从数据管理的技术实现来看是不存在问题的,关键是数据管理的内容如何建设的问题。特别是那些隐性知识,如何挖掘出来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因为有些员工没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技巧知识,或者不愿意将知识共享,甚至认为没有义务将自己积累的知识共享,害怕失去竞争力。因此,应该从公司内部机制上进行改革,鼓励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

包含哪些内容?

本地化业务的知识管理的内容应该是综合的体系。既可满足新员工培训的需要,也是老员工和管理者不断积累经验,有效交流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既有对本地化业务知识的总结,也有某些项目失败的教训,还包括公司的运营策略的转变等。从范围上看,应该包括软件本地化、翻译、桌面排版、项目管理、经营策略、市场信息等内容。从知识的存储格式看,包括Word/Excel格式的文档,也有来自项目电子邮件的内容,或者从行业书籍和杂志上扫描的电子书,或者参加会议的演示幻灯片PowerPoint格式文件。

本地化公司内部的知识的收集应该来自不同的渠道。可以来自内部不同员工的整理,也有来自客户的反馈建议。内容可长可短,长到某一个专题技术的长篇大论,短到一个工具的使用小技巧。知识可能来自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也可以来自项目结束后的后期总结。而且这些本地化知识可能来自不同部门的不同员工(翻译工程师、DTP工程师、测试工程师、项目经理、行政和管理人员等)。另外,积极阅读行业期刊,参加行业会议和论坛,加强外部交流,也是获取知识的好方法。

从本质上看,本地化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本地化公司之间的竞争最终是公司综合实力的角逐,知识转化为技能,是提高公司技术实力的必要手段。增强企业内部知识的有效积累、高效传输和最大程度的利用,成为苦练内功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基于本地化知识管理的运作模式将成为本地化公司增强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来源:本地化世界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译网』 » 重视知识管理在本地化业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