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网
语言行业资讯

文学名家、翻译家杨绛迎101岁生日:我就是宅女

幽一默:“我就是宅女”

  开栏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快速疾走的信息时代,我们不缺速度,但泛着智慧之光的洞见才具长久魅力。文化不是流行,是积淀是传承;大师不是过客,是恒星是路灯;名人不是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对于自己的文化,该以何种姿态仰望,以何种方式传承,值得我们深思。选择在一些特别的日子,我们放慢脚步,倾听智者的声音。

  今日,是著名文学名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101岁生日,华西都市报,特地献上祝福和致敬。这标志着,本报正式开启向大师致敬之旅,探寻他们的年轮智慧……

  101年的岁月风尘难掩她的风华。多年前,钱钟书便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现在,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全是三层楼的老房子,几百户中唯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便是杨绛的栖身之处。

  自1977年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曾经的“我们仨”,只剩下她独自一人在整理钱钟书的学术遗物,笔耕不辍。在她身上,人们会忘掉时间的残酷:101年无情而漫长,而她一如既往的柔韧、清朗、独立,充满力量,也给人温暖……

  【杨绛先生101周岁华诞贺词】

  值此杨绛先生101周岁华诞,我谨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杨先生是享誉中外的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她的人品和文品,都是文艺界和学术界的楷模。百年风雨沧桑,杨先生心无旁骛,始终致力于文艺创作、翻译和学术研究,虽历经坎坷,不坠青云之志,身处逆境,犹存济物之心。她的大量著作,堪称传世,为中外文化的交流沟通,民族文化的含弘张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新时期以来,杨先生更是焕发了学术和创作青春,她的译作《堂·吉诃德》、长篇小说《洗澡》、文论《春泥集》、散文集《将饮茶》《干校六记》《我们仨》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因为研究钱钟书的关系,我也看杨

  先生的书,可谓枕藉观之,获益匪浅,心存感佩。在我看来,杨先生是一个罕见的学术传奇,一个美丽的文学神话,耄耋之年,文思泉涌;期颐之岁,创作不辍。纵观千年中外文坛,有这样的奇迹么?这固然得力于她的才气,但更重要的是她高尚的人格和淡泊宁静的心境所致,先贤所谓“仁者寿”也。就此,我们固然可以说杨先生是作家是学者,但我更愿意说杨先生是我们民族的光荣和骄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衷心祝福杨先生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为吾土吾民再创奇迹!

  后学何开四撰于壬辰之夏——何开四

  第一线

  缘起:向101岁姑妈借段智慧

  此次得以造,是出自以下两点的原因:

  杨绛先生是我堂姑妈。我的曾祖父杨志询与杨绛的爷爷是兄弟。由于曾祖父与杨绛父亲杨荫杭年龄相近,关系甚好,虽为叔侄却互称哥们。杨绛出生时,曾祖父专向杨荫杭表示祝贺“喜得千金”。杨绛从小聪明伶俐,深得我曾祖父喜爱。两人常一同出游,在文学上也很谈得来。曾祖父去世前,杨绛曾长时伺候床前。

  我所读的专业是比较文学,所选课题是诗、乐、舞的跨多学

  科的交叉研究,我的姑父钱钟书先生,是最早在中国提出比较文学及比较文学观念的人。先生对中国古代的经、史、子、集都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博学多能,学贯中西,立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以古今互见、中西贯通的方法,融汇多学科知识,探幽入微,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在选题进行的过程里,我感到了工作量的巨大,遇到了很多困难和疑惑,在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所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的细节上,我都需要向杨绛先生进行请教。

  探访杨绛姑妈

  2012年7月8日上午,我和家人前往北京海淀区钱钟书、杨绛寓所探访杨绛姑妈。姑妈虽已百岁高龄,但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记忆力超强,令人惊异。我们一齐给姑妈唱起生日歌,姑妈也笑着拍手唱和。一起观看家庭老照片,回忆往事之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她汇报了目前的工作和学习情况:

  “我现在仍在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书。2010年,我考上四川大学与四川音乐学院联合培养博士,读的专业是比较文学的文学与音乐跨学科研究。导师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曹顺庆教授和四川音乐学院的易柯教授。现在我一边在音乐学院教书,一边攻读博士学位。”

  姑妈温和地连声说:“了不起,了不起。”

  当说起目前作的课题和研究时,我说道,“我作的选题是《中国诗乐舞的结合与流变》。”

  姑妈评说“这是个新的,这都是创造性的。”

  我又汇报了选题的结题形式“想以论文的文本形式和舞台呈现的艺术作品形式来综合提交。”

  姑妈笑着说,“那我就等待看你的成绩了。了不起了不起,

  都是有创造性的了。”

  受到这样的肯定,我心里很激动,又说:“我现在搞这个是有很大的兴趣,但是也感到难度是很大很大的呀。”

  姑妈立即教导“克服大的困难,就有大的成绩,对吧?”

  我又向她请教道“您觉得我现在作这个跨学科的研究,应该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姑妈沉思了一小会儿,说“第一要身体好(这个题目既好且大,需要强健的身体来支撑);然后,看书甚其广,各种有兴趣的书都看看(题目是个交叉学科,需要涉猎广博的知识)。”这两点富有启迪性的要求,使我得到了动力,又感到了压力。

  在汇报过程中,我还把自己创作的一个作品《琴趣》的片段表演给姑妈看。姑妈热情地鼓掌并问,“电视上有播吧?”

  我答:“现在还没有,但今年底和明年5月会有作品演出的。”

  “我预先祝你演出成功啊。”访毕,姑妈还起身将我们送出门外,我们笑着说,明年还来给您贺生。

  我们给姑妈唱起生日歌,姑妈也笑着拍手唱和。

  独家视角/独家呈现

  今日是杨绛101岁生日。杨绛一生处事淡然低调,尤其是自钱钟书、女儿钱瑗,于近年陆续去世后,罕有公开露面。年逾百岁的杨绛近况到底如何?7月8日,四川音乐学院现任教师杨立立,杨绛堂侄女与父亲杨砢等一行,前往北京杨绛先生海淀区寓所祝生。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独家采访到杨立立及其父亲杨砢(即杨绛的堂弟)。杨立立还为姑妈写几百字的生日贺词,交予华西都市报独家首发。

  不愿打扰成都亲人几十年首次探亲

  杨立立,出生于1977年,现任教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教研室的一名教师。她祖籍江苏无锡,从爷爷辈开始来到成都定居,杨绛先生是她的堂姑妈。

  杨立立的父亲杨砢(即杨绛的堂弟)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此次去京登门拜访,也是首次,“我们深知她处事低调,近年来又年事已高,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去打扰她。”

  杨砢说,他首先是跟在北京住的另一位表姐丁辽生(北大外语系教授,曾经在驻英大使馆工作,现年86岁)写了一封电邮,她跟表姐的来往稍微多一些,她回信说,其实近几年,她也不会轻

  易去打扰杨先生,只要知道杨先生身体好好的就放心了。她同意带我们去探望,还叮嘱:“最好找些老照片,可以很快引起她的回忆。”

  回忆起7月8日,杨砢道,“那天上午十点半,我、我的姐姐、妹妹、姐夫、我女儿杨立立及其丈夫、他们5岁的小女儿,在丁表姐的带领下,来到杨绛表姐寓所的楼下。我先上去,奉上我带来的我爷爷奶奶的旧照片,杨绛表姐立马就认出,脱口而出‘这是我的五叔公!五叔婆!’一下子就让她很有兴致,还说出我爸爸的名字,我八姑的名字。听说我们同行的还有几个人,她赶紧说:让他们上来进屋吧。”

  寓所简朴101岁仍在整理钱钟书的书

  据杨砢描述,杨绛先生的寓所,“家里非常简朴,没有装修,地板是水泥的。几乎没有任何装饰。除书柜、书桌、书架,几乎看不到别的家具。几个屋子里,视线所及都是书。客厅里面,挂了两幅字。沙发旁边,放了一盆兰。在书桌上,除了书,还有些邮件、包裹。客厅书柜上方,摆放着钱钟书先生和钱瑗的照片。整个感觉是,整洁、简单。”

  提到杨绛先生的身体状况,杨立立说,“聊到中午快吃饭的时间,我们就不敢再多打扰她,赶紧要告辞。虽然我们不让她送,但姑妈还是坚持将我们送到

  门口,目送我们下楼。我注意到,她走路虽然缓慢,但很稳当。可见,她身体还很不错。而且,她思路非常清晰、敏捷。反应速度之快令人惊喜。由于她耳力有些弱,有些话我要写在纸上,往往是我还没有停笔,她就马上开始回应我。”她还特别提到,“我看见姑妈的皮肤非常白净。一般人年老之后,难免会有老年斑,但她脸上一点都没有斑点。”

  杨立立还透露,杨绛先生,虽已经101岁高龄,还处在工作的状态,“她现在还在整理、编辑钱钟书先生的书,以及钱钟书的书的再版等事宜。”

  童真之心豁达度晚年,自封“宅女”

  杨立立说,在整个拜访期间,“姑妈兴致非常高,回忆很多往事,“她真是一代大师,温和、坚定、同时又拥有一颗童心。”“比如,她跟我们提到,我曾祖父,也就是她的五叔公,有一次带杨绛去吃鱼。回来后,杨绛的妈妈就问她:‘你们是怎样将鱼分吃的呢?’杨绛带着委屈的口气说,‘我让他吃鱼刺,我自己吃的是鱼肚子。’杨绛的妈妈就笑着说:‘啊,你还觉得委屈呢!鱼肚子有肉,才是好的啊!’说道此,杨绛姑妈还像个孩子一样笑了。”杨立立还提到一个细节,“在那个上午,杨绛姑妈跟多年未见、居住在武汉的八姑奶奶通了电话,两位老人聊起往事,兴致很高。突然电话信号不好,杨绛姑妈就急地跟我们说:‘哎呀呀,听不到了啊,快帮我来看看!’虽然着急,声音仍很温柔,非常可爱。”

  杨立立还提到,杨绛先生非常喜欢小孩子,“在我们谈话的过程中,我5岁的女儿玩得有点倦了,杨绛姑妈看到后,赶紧就把她叫来拉到自己怀里,要唱摇篮曲给她听,哄她睡觉。还担心她在大人讲话时无聊,叫保姆阿姨给她拿小车玩,还说,‘让她在各个屋子里,随

  便玩吧!’她还一个一个数着我女儿头上的小辫子数,指着散落下来的头发,还说:‘这还可以梳一个呢!’”

  杨绛在《我们仨》中,曾用“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句子,来表达自己对爱人钱钟书、女儿钱瑗去世之后的心情。也难免让人会为杨绛晚年孤身一人感到遗憾。杨砢说:“其实她对人生的态度非常豁达,性格坚强,很独立。跟一个跟她很多年的保姆阿姨住在一起,过得很安宁。作为她的后辈亲人,看到她好好的,我们就放心了。”

  昨日下午,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发微博表示,“明天是杨绛先生101岁生日,今天下午去她家中拜贺。一见面先生就说,你们新出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正要去买呢。我说:昨天刚召开出版座谈会,今天我给您带来了。先生非常高兴地说:‘我没事儿的时候就读’。说到宅男宅女时,先生幽默地说:‘我就是宅女’。”该条微博也被网友广为转发,纷纷向杨绛先生表达祝福之情,还有网友表示,“哈哈,最长寿的宅女,祝杨绛先生生日快乐!”“杨先生真潮!”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贺杨绛姑妈101岁生日

  杨绛姑妈与钱钟书姑父一生践行“只想安安心心、低调地做学问”的诺言,深居简出,生活简朴,毕生精力都放在做学问里了,谢客已是多年。家里亲人们谈到二位先生学问严谨、博学多才,都是景仰之情;说起他们夫妻情深、夫唱妇随,满怀敬佩之意。

  近年姑妈年事更高,对她的问候也转为电话居多,只要知道身体安好,便觉安心。此次去京,实是难得。

  姑妈虽已百岁高龄,但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记忆力超强,令人惊异;家里各屋都是书桌书柜,客厅书桌上还堆放着好些书稿和信件,显见姑妈还每日笔耕不辍,深觉佩服。大家与杨绛姑妈一起观看家庭老照片,听姑妈回忆她与“五叔公”(我曾祖父杨志洵)的旧年趣事,感觉亲切而温暖;姑妈关心晚辈的工作学习,温和而认真地对我的研究和创作给出了肯定与指点,让人倍受鼓舞,也倍感压力。我们赞叹姑妈身体、精神这样好,实在“年青”,姑妈调皮地纠正说“我是102岁啦(虚岁是这样算的)。”我们说“过两天就是您生日了呢!”姑妈笑着点头,于是我们一齐给姑妈唱起生日歌,姑妈也笑着拍手唱和。一遍唱毕,我五岁女儿连说“再唱一遍英文的再唱一遍英文的”,姑妈笑着说“好!”大家又高唱一遍,一时室内的欢乐都满溢到室外去了。

  今天正是杨绛姑妈101周岁生日,我在这里谨代表杨志洵家所有晚辈祝姑妈健康,永葆童真,文学艺术生命常青! 杨立立

  魏明伦:

  先生验证“仁者寿”

  素有“巴蜀鬼才”之称的四川作家魏明伦,也跟钱钟书有过一段来往。他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听华君武先生跟我说,钱钟书先生很赞赏我的杂文,很受鼓励。我就寄了一套自己的书给钱先生,他马上就转寄他的《论学文选》,并且还写了几句很客气的话,留名是“槐聚”(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

  对杨绛,魏明伦说,“她是一个大才女,不只剧本写得好,写小说、散文、翻译也都是一流,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学者。她一生从不张扬、低调处事,她深刻验证了‘仁者寿’这句话。等她过110岁生日的时候,我们再次向她贺寿!”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译网』 » 文学名家、翻译家杨绛迎101岁生日:我就是宅女